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想做的事,思考的事]

首先,應該要對這議題下一個前言。
我學習建築可以說是誤打誤撞,在大學聯考結束後,

面臨的就是志願的選擇,大多數人也都如此。
進入大學後,建築的教育可以說是與我之前所接受過的教育完全不同!
這也就是現今問題的起源。
可是這一切都還來得及,因為我所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對於大多數的建築新鮮人亦是如此。
所以我們像嬰兒般學習,一路跌跌撞撞走了過來。
我並不認為自己的經驗有多寶貝,
但是我是真心誠意的面對我個人的「獨特人格」,
我也相信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一面,不知道你發現了嗎?
過了些許年之後,我才慢慢體會當時嬰兒時期的我,
教育所給予的養分著實影響著我發展的人格!

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退伍之後回到新竹工作,在一次演講場合中偶遇了中華建築系的學弟妹們,
當時他們大三。
在閒聊過後,他們提及在學校所學似乎不像我當學生時有趣與開放。
這令我很訝異!在我畢業後,中華建築的學生好像不是學習的很快樂!

為什麼?

在與學生接觸之後,老實不客氣的說,有點糟糕。
大部分學生的狀況都是對於自己所做的設計不知所云,
另一部份的學生眼高手低,所說的與所做的南轅北轍,
令人深覺落差之大!
最令人憂心的是他們的態度以不像從前的學生了。
但還是有認真學習的學生在。

初步探討,個人覺得設計這門學問的教育方式值得好好思考與研究,
什麼樣的教學會帶出什麼樣的學生?
什麼樣的題目設定會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對於模擬對象產生一套方式去解讀與操作,
這樣的題目是經過精心的設計還是出自於實驗性的結果?
學生自知所學何物?
以上的初步思維引發我一連串的反省,

想為這現象作一些有可能的操作模式。
當然也要藉助一些實驗才得以求證。
在此我先要特別感謝在學的學弟妹們,你們提供了不少的現有經驗與資訊,
還有願意為我的實驗來犧牲你們寶貴的時間,
更希望接下來你們能從一些我建議的嘗試之中將獲得的經驗分享出來!

這也是寫下整個系列文章的原動力!

先說在前面。
接下來的探討(或是稱為反省)皆是本人一己之想法,
目的是希望能讓更多人來關心這樣的環境與教育的重要性,
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的聲音加入討論。
之後將會依不同類別加以論述,
主要方向為:人格特質、師資、環境、制度、趨勢、大未來等…

蕉‧2004.4.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